11月6日,由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主办的“创新引领·智驭营销 — 2024汽车营销创新发展论坛”在苏州国际博览中心成功举行。
论坛于上午9点正式拉开帷幕,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会员部副主任张义担任主持人,他热情洋溢地开场并逐一介绍了到场嘉宾,为本次盛会奠定了热烈而专业的基调。
本次论坛特邀多位新媒体营销领域的行业专家进行演讲分享。极氪汽车数字营销负责人张泽宇围绕“一个店如何做新媒体”分享经验,为经销商在新媒体时代的营销提供了实战性极强的布局策略。
长久集团在新媒体运营方面布局较早,取得了比较不错的成绩,长久集团市场与客服总监高洁婧于会上分享了集团新媒体运营管理经验,分享了业务的难点与解决方案,提出新媒体账号矩阵运营思路,首先建议经销商集团基于账号集客变形能力进行分层。其次根据分层差异化施策,设计“人财物号”标准化运营体系,人-依据账号发展阶段合理匹配运营团队;财-“以岗定薪”,依据岗位职责综合制定薪资系数;物-做好充足的“硬件”“软件”准备;号-打造差异化人设运营。
快手汽车行业中心阵地运营专家周永波表示,在流量内卷的背景下,汽车生意要实现破局,关键在于找到新的流量阵地和营销方式。快手作为短视频平台,拥有庞大的用户基础和强大的内容分发能力,为汽车行业提供了广阔的营销空间。通过精准的用户画像和数据分析,快手可以帮助汽车品牌实现精准营销,提高获客效率。
随后,京东政企业务副总裁李智勇发表了关于京东政企业务如何助力汽车行业营销腾飞的演讲。他强调,京东政企业务正通过资源开放共享和技术外溢,为汽车行业提供全面的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服务,推动汽车行业供应链的数字化升级,实现降本增效。
蓝池集团涂装中心负责人李好平将蓝池集团独特的服务体系展示给到会嘉宾,并将救援中心、涂装中心、整备中心的实际案例分享了经验。
下午论坛继续,咚咚来客创始人兼CEO黑墙以其独特的“海陆空策略”为蓝本,向大家深入解释了如何构建并实施KOS新媒体营销体系。从底层逻辑出发,探讨了打开新媒体营销新思路的有效途径,为企业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和方法,帮助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更好地定位自己,实现品牌的有效传播和市场的持续拓展。
腾讯广告大交通行业视频号阵地经营负责人崔芳芳以“共创新‘视’界——微信生态汽车行业阵地经营新机遇”为主题,深入探讨了微信生态下汽车行业如何通过视频号等新型营销手段实现业务增长。崔芳芳强调,视频号得益于庞大的微信生态流量与其独特的社交属性,极大契合了品牌对高效获客、营销提效的需求。在内容种草上,视频号通过独有的公私域串联特征,充分利用与公众号、朋友圈等多样化传播渠道的联动,帮助品牌打通前端曝光,触达更多潜在用户。同时,通过直播的形式持续讲解产品,在宣传产品的同时提升观众兴趣,进而利用企业微信、小程序等其他产品进一步沉淀更有意向的线索人群。
紧接着,竹子买车创始人白贵顺发表了题为“拥抱变化,探索汽车新零售新模式”的演讲。他分享了竹子买车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凭借卓越的服务和创新的业务模式,拿到了业内不错的成绩,,并探讨了未来汽车新零售行业的发展趋势。他强调,在购车过程中,消费者最关注的是车辆的品质、价格以及购车的便捷性和透明度。因此,竹子买车坚持透明购车原则,让消费者能够放心选车、安心购车。这一理念不仅赢得了消费者的信赖,也推动了公司的快速发展。
杭州百优卡集团总经理刘兆杰则围绕“二手车商在新媒体的思考与实践”的主题,分享了自己在二手车行业多年来的经验,以及在新媒体环境下二手车商的应对策略。在谈到新媒体对二手车行业的影响时,刘兆杰表示,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新媒体的兴起,二手车市场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传统的二手车销售模式已经难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而新媒体平台则为二手车商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市场和更加便捷的销售渠道。
随后,灵犀科技副总裁程凯发表了题为“新媒体破局——多元场景融合”的演讲。他深入探讨了在新媒体环境下,如何通过多元场景的融合,为汽车行业特别是汽车经销商带来数字化转型的新机遇。他强调,在新媒体环境下,汽车经销商需要积极拥抱变化,通过数字化转型实现破局。而多元场景的融合,则是实现这一转型的关键。程凯表示,灵犀科技凭借全面且成熟的底层服务能力,整合生态伙伴合作资源,连接线上线下所有可触达车主的场景渠道,打破了4S店单店营销的“孤岛”,实现了多元化营销场景的互联互通。
最后,在圆桌对话环节,由长久集团高级运营经理王利民主持,问界汽车区域营销支持部长袁博,东江汽车集团新媒体负责人汤建,河南合众集团IT数据总监翁军伟,小红书商业交通出行豪华与新势力行业策略负责人王明暘,新链AI大客户总经理王宁作为嘉宾,对新媒体业务热点话题进行了探讨与交流。
在数字化浪潮驱动下,新媒体已成为汽车行业不可或缺的营销“利器”。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组织本次会议,为汽车行业提供了洞察趋势和学习新媒体营销策略的平台。展望未来,我们将持续推动新媒体在汽车行业的创新发展。广大经销商也应紧跟行业发展趋势,不断深化对新媒体的探索,借此提升服务水平及品牌影响力,共同推进汽车行业在新媒体领域的繁荣发展。